1.蒸汽鍋爐爐膛負壓越大越好
燃煤鍋爐如果不設計成負壓運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鍋爐周圍煤、灰、煙、火星亂冒,污染危害工作環(huán)境.但這絕不是說負壓越大越好. 爐膛負壓過大,其一是風機電耗大大增加;二是爐膛漏風增加,鍋爐熱經濟性降低,不利于節(jié)能.大量未經空氣預熱器加熱的冷風從爐門、孔、墻漏入,爐膛火焰平均溫度降低,燃燒速度減慢,燃燼時間延長,熱效率降低且水蒸汽在爐內的輻射吸熱減少,對流吸熱量增加,對電站鍋爐來說過熱汽溫升高,減溫水耗量增大,同時燃料的固體未完全燃燒熱損失Q4增加,一般為5%~15%左右,排煙熱損失Q2一般為8%~20%左右也隨之大大增加;三是飛灰對沿程受熱面的磨損加劇;四是會大大降低爐膛燃燒熱效率.根據燃燒化學原理:ω∝pn
燃煤與空氣濃度一定,燃燒時的化學反應速度ω與反應物壓力p的n次方成正比,即爐膛壓力高些對燃燒有利,負壓越大對燃燒速度越不利.因此,燃油爐大都設計成微正壓運行方式,以提高燃燒速度. 爐膛負壓是反映煤爐燃燒工況正常與否的重要參數之一.運行中爐膛負壓變正,甚至加大引風仍難以維持爐膛負壓,則表示引風系統(tǒng)故障或爐膛水冷壁管或過熱器等汽水泄漏;爐膛滅火,則首先反映的是爐膛風壓表劇烈擺動并向負方向甩到頭.因此,爐膛負壓必須按規(guī)定運行,一般應維持在:工業(yè)鍋爐為10~30Pa,電站鍋爐為20~50Pa,否則應查明原因.
2.蒸汽鍋爐爐膛壓力正負與安全沒有什么關系
爐膛壓力正常與否,對設備、人身的安全有相當的影響.負壓過大,加劇了對煙管、尾部對流管壁,如過熱器、省煤器的磨損,其磨損量比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大幾十倍.時間一長,對流管壁會磨損減薄,且易出現(xiàn)主汽溫度偏高,發(fā)生超溫爆管等事故.正壓燃燒(燃油爐除外),對鍋爐安全運行危害更大,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受熱面和爐排工況惡化;
(2)爐門、鋼架變形,爐墻裂縫;
(3)加劇對流管壁的磨損;
(4)金屬管壁過熱,破壞水循環(huán);
(5)易使煙管脹口泄漏;
(6)蒸汽大量帶水,惡化蒸汽品質,發(fā)生水沖擊;
(7)加劇受熱面的腐蝕.
因此,各鍋爐使用單位要充分認識到爐膛壓力與安全的關系,以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3.蒸汽鍋爐定期排污次數越多越好
定期排污主要是指排除鍋爐底部的存渣、污垢和腐蝕產物,減輕爐管結垢,防止堵塞,降低鍋水含鹽量,強化傳熱效果.
有人認為,排污次數增多效果會更好.其實不然.頻繁排污一是浪費大量熱量,影響供熱汽壓的穩(wěn)定;二是對鍋爐水循環(huán)不利;三是排污閥閥芯、閥桿盤根損耗大,漏泄、爆管現(xiàn)象增加;四是一臺鍋爐熱效率為60%,當壓力升至1 MPa時,每增加一次排污浪費能源0.2%;當壓力升至1.25MPa時,每增加一次排污浪費能源0.5%,如果將排污率提高到20%左右,能源浪費就更大了;五是運行人員勞動量加大.
因此,定期排污必須按照“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進行,每八小時至少排污一次,設專人操作.一般規(guī)定,每個排污點一次排污的時間不得大于30s,嚴禁超時.
4.蒸汽鍋爐燃料中的水分越少越好
一般教科書中都介紹,燃料中的水分是有害成分,是燃料中的雜質.水分會吸收燃料燃燒時的放熱,增加排煙損失,同時會使燃煤給煤給粉困難;如果燃料油中含水,會使火焰脈動燃燒不穩(wěn),甚至鍋爐滅火,因而有人認為燃料中的水分越少越好.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燃煤中的水分過少,一是揮發(fā)分容易大量析出;二是儲煤有可能自燃;三是上煤過程中煤粉飛揚,污染環(huán)境;四是對燃燒不利.因此,人們在遇到大量的細顆粒煤用于工業(yè)鍋爐燃燒時,還必須視原煤水分的多少,對原煤噴水8%左右,打團,然后再送入爐膛.若能安排在燃用該煤8~12h前噴水,使水分滲透到煤粒內部則更好.原煤參適量水后所產生的H2O(水蒸汽)是三原子氣體,它能強化煙氣輻射,有利于著火,并減少排煙熱損失.另外,燃油用水蒸汽霧化后還能使著火燃燒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