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煙氣再循環(huán)技術屬于低氮改造的主要技術之一,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問題:
煙氣再循環(huán)率指的是再循環(huán)煙氣量與全部排煙量之比。一定范圍內,煙氣再循環(huán)率增加有利于降低NOx濃度,但是當煙氣再循環(huán)率增加到一定量時,NOx濃度下降速度變小。但是同時,煙氣循環(huán)率的增加使得燃燒不穩(wěn)定,不完全燃燒率增加,鍋爐出力及效率降低。所以,合理控制煙氣再循環(huán)率非常重要,然而,其控制要求較為復雜,不僅需要考慮NOx濃度,同時要考慮燃燒器的功率調節(jié)以及煙氣溫度等條件。
冬季,空氣溫度較低,回流煙氣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此時,兩者混合時,極易產生冷凝水,導致燃燒器和鼓風機腐蝕損壞。所以FGR系統(tǒng)需要兼顧空氣溫度,煙氣循環(huán)率、煙氣溫度等因素,必須保證混合后的氣體溫度高于煙氣露點溫度。通常會通過加熱助燃空氣的方式來解決以上問題,但是如何加熱?加熱到多少溫度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由此帶來控制系統(tǒng)的復雜程度變高。
一般應用FRG改造技術的鍋爐需要較大的爐體結構,而很多改造的鍋爐爐體并不滿足此條件。
水冷燃燒技術
燃燒器的火焰被冷卻水管包圍,通過冷卻水管的冷卻水帶走熱量,降低火焰溫度,從而破壞氮氧化物生成條件。通常搭配預混燃燒技術一起使用,預混燃燒可有效縮小火焰長度,較短的火焰可充分被冷卻水管進行降溫。
本技術可有效降低NOx排放濃度,但是適用性不廣。由于采用水冷卻,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改造項目,由于爐體結構無法改造,所以本技術無法應用。水冷燃燒基本只能適用于置換案例或全新設計爐體的工程案例。另外,這種爐體一般搭配專用燃燒器,而不是通用燃燒器,一旦燃燒器出現(xiàn)故障,用戶可選擇的燃燒器就非常局限。
全預混金屬絲網表面燃燒
全預混燃燒技術配合金屬纖維是目前小型燃氣鍋爐的主流低氮燃燒技術。
全預混燃燒指的是在燃燒之前將燃料和所需全部助燃空氣進行精確比例預混,在燃燒全過程中,可實時進行空燃比的恒定。也就是說,氧濃度基本可以維持恒定,不太會出現(xiàn)氧濃度過高的區(qū)域。
由鐵-鉻-鋁及稀有金屬材料制成的多孔金屬纖維網為燃燒表面,其氣孔分布均勻,燃燒強度大,燃氣和空氣精確混合后,在其表面產生短簇型火焰,燃燒面積大,燃燒均勻,沒有局部高溫區(qū),有效抑制NOx的生成。
全預混燃燒+多孔金屬纖維網的配合使用,由于多孔金屬纖維網的孔隙很小,燃燒時不存在宏觀尺寸上的火焰(所以又稱無焰燃燒),理論上講,基本不會產生回火。
與傳統(tǒng)擴散式燃燒相比,全預混表面燃燒的火焰徑向均勻分布,且燃燒表面積大,溫度分布均勻,峰值溫度低,火焰發(fā)生速度快,反應停留時間短等優(yōu)點,NOx排放濃度可達到30 mg/m3以下。在排放標準最嚴的美國加州地區(qū),該技術也是低氮燃燒的主流應用技術。
圖3 全預混金屬絲網表面燃燒
全預混金屬絲網表面燃燒的主要弊端是燃燒器絲網容易堵塞,這是由于國內空氣及天然氣質量較差導致。
但是對于全預混燃燒技術“不安全”的看法是一種誤解,從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全預混燃燒搭配多孔金屬纖維引起回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國內低氮改造的熱潮,催生了很多國內生產廠家,簡易組裝直接上馬了許多全預混燃燒器及鍋爐,由于質量及技術不過關,導致了一些質量和安全事故。但是隨著目前技術的改進和更多安全保障措施的加入,這種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
本文鏈接: http://www.gensnow.cn/news/knowledges/3080.html
全國服務熱線